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綦江木材防火涂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綦江木材防火涂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跟大家科普一个常识,苏-33战机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辽宁舰上的歼-15样机,我国选用歼-15战机做舰载机绝对是明智之举,毕竟苏-33是一款代表第三代战机最高配置的战机,和美国的F-18大黄蜂战机性能是平分秋色的,直到美国的超级大黄蜂三代半战机的出现,苏-33才显得逊色了下来,好在我国的歼-16三代半战机应运而生,又和美国的超级大黄蜂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如今美国又登舰了第四代F-35隐身战机,让我国的舰载机一下就处于了绝对的劣势状态,目前我国需要研发一款和美军F-35战机匹敌的舰载机,已成为了重中之重的艰巨任务。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当时为什么不选择性能更好的苏-33战机做舰载机,而选择求其次的米格-29战机呢?其实俄罗斯做梦都想要苏-33战机,只不过前苏联解体的时候,乌克兰才是前苏联的工业重镇,俄罗斯为了在苏联解体之前从乌克兰抢回已建造好的库兹涅佐夫航母都已经大费周章,而苏-33的唯一一架样机和图纸都在乌克兰手里,这个时候的俄罗斯根本毫无办法,只能选择米格-29战机作为舰载机。
再说这些年,印度海军直接把俄罗斯米格-29战机的名声摔成了翔,俄罗斯何曾不想找回苏-33做舰载机呢?只不过不好意思开口罢了。曾经可以和美国一决雌雄的苏联,现在在俄罗斯的手里没落到现在这种地步,其实也怪叫人心疼的。只要俄罗斯能服个软,来跟中国说说好话,我相信中国会帮助这个好伙伴的。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俄罗斯放弃航程和载弹量都占优势的苏-33舰载机选用米格-29K,真实的原因是来自印度的选择。印度投入巨额资金由于改装复活超日王号***,不仅帮助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换装大型设备将设施修葺一新,还投入资金帮助米格公司完成米格-29K的研制工作,而原来的苏-33舰载机上产线早已经不存在了,俄罗斯在更换舰载机时只能无奈的选用和印度一样的米格战机。而印度之所以选用米格-29K而不是性能更加优秀的苏-33也是很无奈的选择,这源于超日王号航母和辽宁号、库兹涅佐夫的设计区别。
超日王号的甲板原本是綦江垂直起降战机和直升机使用的,前苏联的雅克-38和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机都是狭长苗条的战机,对升降机的尺寸要求并不高,这种设计影响了超日王航母的舰载机选型,上图就是超日王号航母面积狭小的升降机,基本不可能用于大型舰载机的升降工作,印度只能无奈选择尺寸相对较小的米格-29K作为超日王的舰载机。中国和俄罗斯的航母辽宁号、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都是排水量6万吨以上的大型航母,而且升降机设计深受美国航母的影响,将升降机设置在航母的两舷位置,舰载机升降时可以将尾巴伸出到海面上,也就是说这种升降机降低了对舰载机的尺寸限制。
中国的歼-15虽说是自主设计制造的全新型号舰载机,但是尺寸和苏-33没有两样。辽宁号的升降机一次只能起降一架歼-15这样的舰载机,而且显得很艰难需要操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固定舰载机到指定位置,升降过程十分缓慢对作战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这样大型的航母升降机操作歼-15尚且如此不便,印度小一号的超日王航母是绝对无法使用苏-33舰载机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辽宁号虽然是用荒废了十多年的破船改建的,但是中国人的鬼斧神工让辽宁号生机焕发看上去非常干净整洁。从这艘整洁的航母上可以看到一个未来超级大国的身影。
超日王号的升降机紧贴着一边的舰岛,另一侧留给舰载机的空间也是非常狭小,这样的升降机已经是极限了,即便如此也只能装下折叠机翼以后的米格-29K舰载机,上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升降机和舰载机的尺寸对比,米格-29K再大一点就上不了超日王号,因此说印度和俄罗斯不是非要给米格公司投钱,而是除了米格-29K之外别无选择。
歼-15 有多大看看上图就知道啦,相对是升降机而言宽度虽然有余但是长度很是勉强,后边的两个机轮已经到达升降机的边缘机头正好擦过甲板,这也是为什么歼-20不能成为辽宁号和001A航母舰载机的原因,这两艘航母的升降机都不可能容纳歼-20的修长机身。而且鉴于法国阵风战机粗壮的机身,即便是印度成功买到阵风也只能当作路基飞机使用,根本不可能在超日王航母上使用。
这张图片反映出米格-29K从机库中进入升降机的过程,更加直观的反映出米格-29K的巨大和升降机的狭小。印度航母狭小的升降机限制了对舰载机的选择,导致俄罗斯不可能复活苏-33舰载机的生产线,只能用米格-29K满足自己的库兹涅佐夫号和超日王号对舰载机的需要。两国肯定还是更希望获得苏-33这种更先进的舰载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綦江木材防火涂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綦江木材防火涂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attoncoating.cn/post/25930.html